并发病症

医生这究竟什么病,这是中医的湿阻病

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医学一个很常见的疾病概念,以及一个经典的经方“苓桂术甘汤”。还是从最近一个病案说起,这是一个青中年女性患者,症状繁多,用她侄女的话说是“从头到脚、从上到下全身都有症状,就没有不舒服的地方,并且有很多年了”。归纳起来主要是:上部主要是头晕、眼睛模糊、口干不适,中部主要是胃胀、偶有胃痛,胁肋部串痛及掣痛,下部主要是大便干燥、2-3天1次、欠通畅,小便频数、淋漓不尽、不畅通,妇科方面主要是白带偏多、色白,外阴瘙痒,月经后期20天,色黑、量适中,无痛经。医院把全身上下内外都查了一遍,比如胃肠镜、CT、彩超、心电图、常规抽血等检查,结论是“胆囊炎”、“胃肠炎”、“脑供血不足”,医院给开了氟桂利嗪、银杏叶片等,但服用后效果不佳。此后,医院看过专家诊治但仍然未解决问题,患者很是灰心。

患者有点焦虑,反复问“究竟是什么病导致的全身不舒服?”、“为什么吃了那么多的西药都没有好转?”,怕得了什么怪病绝症。我说西医诊断都没有什么特别、用药也没有问题,但可能走了弯路。这种情况用中医方法会更有优势,中医诊断也不难,因为这是典型的“湿阻病”。患者很是迷惑,不管怎样,还得看用药及疗效,吃几副中药看看吧。经过思考后,予苓桂术甘汤+柴苓汤+元胡、厚朴、莪术、二芽,7副。前几天患者侄女发来信息,说7副药吃完了,反馈“吃了药后所有症状均有改善”,患者很急切的想“再开些上次开的中药”,我说现在情况有些改变了,不能照搬前方,予继续调方治疗。

湿邪是中医独特的概念,这也是西医系统不能解释的病证,但我们在临床确实经常可见到“湿阻病”,中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。本患者从上至下都是湿盛成灾的症状:比如痰湿停滞中焦、清阳不升则头晕;湿浊困脾、津液不能输布则口干;湿浊困脾、脾不能运化则胃胀;湿性趋下,下注膀胱则二便不利、白带异常。因此选用温阳化饮之苓桂术甘汤、通阳利水之五苓散、疏利三焦之小柴胡,合方而功专力大,湿去而诸症见减,体现了中医整体的、综合的疗效优势。遗憾的是,估计患者可能到现在也未搞清楚什么是“湿阻病”,中医学的概念来源于自然、生活,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,其实是最“接地气”的医学。为什么现在中医学概念社会大众普及率反而不高呢?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所导致?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呢?这值得我们深思。注:非专业人士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,不要照搬症状用方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
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xwwar.com/bfbz/18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