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胃胀>>胃胀治疗>>百灵糖大夫得了糖尿病,为啥肠胃越来越>>
众所周知,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最可怕,人们耳熟能详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足、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病变等,殊不知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也会累及肠胃。
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,自主神经支配的肠胃缺乏动力,胃排空延迟。正常的胃排空为进餐后半小时排出50%以上的胃内容物,2小时排出约80%的胃内容物,3小时基本排空胃内容。一旦出现胃轻瘫,进餐后1小时和3小时只能排出约40%和60%~70%的胃内容物。这常常会引起胃胀感。
除此之外,糖友们还可能出现:餐后呕吐;腹胀腹痛;反酸;嗳气;打嗝;食欲不佳;吃一点就饱。其中,呕吐是胃轻瘫的主要表现。如果您最近频繁呕吐,要警惕胃轻瘫了。
糖尿病会对肠胃带来哪些影响呢?
1
微血管病变
糖尿病患者微小血管发生病变时会使得消化道平滑肌变性,减弱消化道收缩能力。不同的人对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,糖尿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,生长激素分泌以及高血糖会逐渐增多,从而引起微血管病变。
2
代谢紊乱
血糖水平每升超过15毫摩尔时,会延长或紊乱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,胃肠运动发生障碍,从而引起便秘、腹胀以及胃轻瘫。患者胰岛B细胞受到损伤时,会使得胰腺外分泌功能发生障碍,导致脂肪吸收不良和腹泻。
3
自主神经病变
持续性高血糖会紊乱内脏自主神经功能,支配胃肠的神经受到一定损伤,降低胃张力,减慢胃肠道蠕动,导致胃排空延迟,影响整个胃肠道的运动功能。代谢物在小肠中存留的时间长,肠腔中细菌会大量繁殖,脂肪吸收不良,从而导致腹泻。吃完饭后不能引起胃-结肠反射时会导致便秘。肛门括约肌张力降低时会引起排大便失禁。
4
胃肠道激素变化
多种激素发生改变都会影响胃肠道运动功能,如胃动素和胰多肽,还有胰高血糖以及生长抑素等。以上激素变化跟胃肠道动力障碍、自主神经发生病变以及高血糖有很大的关系。大部分糖尿病病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结构以及功能有所改变。患者胃肠道中生长抑素和胃泌素浓度降低时,就会导致胃肠道运动异常。
5
高血糖
持续性高血糖会延长内容物在胃部排空滞留时间,特别是吃固体食物时会延长胃半排空时间。经过研究发现,胃部运动和排空主要受到血糖浓度影响,血糖升高时会抑制胃部排空速度,延长胃排空时间,使得血糖浓度不宜被控制,最终进入恶性循环中。
6
继发性感染
胃肠运动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减弱胃肠道抵抗力,易受到真菌或细菌感染,从而加重病情。特别是在炎热夏季,本来细菌病毒繁殖迅速,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胃肠道疾病,如肠炎和痢疾等。一旦糖友患有胃肠道疾病,势必影响代谢平衡,不能维持血糖稳定,甚至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。
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胃轻瘫?
要知道,胃轻瘫一旦发生,即使再怎么控制血糖也无法彻底纠正胃动力障碍。因此,要积极预防糖尿病性胃轻瘫,建议大家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。
1
血糖控制是基础
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基础。糖友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.4~6.1mmoI/L,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.5%。
2
选择正确的保养方式
糖尿病综合症状涉及全身脏器管,表现在心肌、肝肾、脾胃,症状多是视力模糊、浮肿、无力、消化不良、消瘦、多尿、皮肤干燥等,药物控制的同时还需口服补充膳食补充剂比如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和,辅助身体机能代谢,补充维生素A帮助保护视力、减缓视力模糊。
3
饮食治疗是关键
低脂饮食、少食多餐、不吃油炸食品、不吃太热或是太凉的食品,多吃全谷类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是保证一天膳食纤维摄入的关键,也是控制糖分消化吸收转化的关键。
4
保持愉悦的心情
生气吵架或是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加重病情。保持心情愉悦可有效预防胃轻瘫发作。
5
运动疗法
每日30分钟到1小时的中强度运动,运动不仅能让肌肉大量消耗葡萄糖,控制血糖,还有助有帮助患者释放压力,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态。
编辑:信息科
审核:胡浩
版权声明:本文部分素材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