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胃胀>>预防护理>>又双叒呕吐胃胀了警惕,胃正在发出求救>>
日常生活中,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反胃、恶心,或是进食后呕吐。但因为发生频率较高,吐过之后也没有更严重后果,所以常常被忽视。殊不知,这些反常可能是胃发出的求救信号!
留心胃部发出多次“求救”信号!
正常的胃是不会感觉胀痛难受的,如经常感觉到上腹胀痛不适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,饱胀感;进食过后有明显的反酸、打嗝、烧心、呕吐;短时间内暴瘦或经常出现贫血、便血、大便发黑的情况时,要警惕是胃出现了问题!
其实,胃不舒服,一般都是“胃粘膜”受到了伤害,是它在“求救”。
“一线员工”胃粘膜生病了!
胃是一个任劳任怨的“优秀团队”,而胃黏膜则是胃的一线员工,当食物进入胃部,首先接触的就是胃粘膜,它每天要面对酸甜、苦辣、冷热……不过,人们经常的不健康饮食习惯,如喝酒、吃辛辣、油腻等,就容易影响胃粘膜的工作,长期如此会降低它的工作效率,让它受到损伤!
胃粘膜一旦受伤,防御功能沦陷,食物再次进入到胃,就会出现不适,从而导致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发生,甚至还可能发生胃癌。
“护胃”行动势在必行!
俗话说,“十胃九病“!胃是一个任劳任怨、逆来顺受、喜欢隐忍的器官,但它也是最经不起折腾的器官,要想远离胃病,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胃粘膜!
1.吃饭细嚼慢咽。食物经过充分咀嚼后变得更细,能更好消化和吸收,减轻胃的负担。食物咀嚼过程中也会分泌更多唾液,对胃粘膜也是一种保护。
2.避免刺激性食物。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导致胃功能紊乱,有些难以消化吸收的食物长期存在胃部,也会持续损伤胃粘膜。
3.注意饮食健康。平时要规律进食,避免饥一餐饱一餐、暴饮暴食、进食过饱等情况,还需注意饮食卫生、将食物充分煮熟。不卫生的食物会随着大量细菌进入到胃部,容易对胃粘膜造成伤害。
除了以上方法外,戒烟戒酒、少熬夜,多吃蔬果,经常运动,保持情绪乐观、不滥用药物等都能减少肠胃负担。正常情况下,胃粘膜自身分泌的粘液和碱性物质能保护胃粘膜,但幽门螺杆菌、药物、酒精、饮食不当等因素会造成胃粘膜分泌粘液的功能被消弱,进而损伤胃粘膜。担心自己胃的健康出了问题的话,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。
目前针对胃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抑制胃酸分泌,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,为其修复创造条件。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提到,胃粘膜受伤时,可选择M1受体阻滞药,抑酸药。M1受体阻滞药是一种外周性选择性抗胆碱药,对胃粘膜的M1受体亲和力强,对平滑肌、唾液腺等的M1受体亲和力弱,所以一般治疗量能选择性抑制胃酸分泌。另外,M1受体阻滞药具有明显的抑制胃酸分泌、细胞保护以及胃粘膜保护作用。
市面上的胃药种类繁多,要慎重选择、合理用药。以盐酸哌仑西平片为例,它是一种抗胆碱能机理的抑酸药,主要成分是盐酸哌仑西平,具有抗胆碱能活性;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;使胃黏膜血流量增加,起到胃黏膜保护作用;减少胃酸分泌和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,可缓解消化道溃疡所致疼痛,缓解胃痉挛所致疼痛,适用于抑制胃酸及缓解胃痉挛所导致的疼痛。在使用该药时还要注意合理使用,避免滥用。在服用时通常成人1次1片口服,日常用剂量50mg,此外,还需根据年龄、症状适当增减,早晚或餐前一个半小时服用。
总之,那些你不以为意的“胃不舒服”,绝不是“挺一挺”就能随便糊弄过去的,时刻警惕胃发出的求救信号!当胃不舒服时,一定要引起重视,平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戒烟戒酒、健康饮食,定期检查。一旦发现患了胃病,要及时检查,确认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。只有守护好我们的胃,才能更开心吃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