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胃胀>>饮食保健>>明明没吃奇怪的东西,为啥嘴里总有异味中医>>
有朋友问,自己明明没吃什么奇怪的东西,但嘴里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异味,有口苦、口咸、口酸、口甜等等,这是怎么回事呢?是不是对应的脏腑出了问题呢?今天咱们就一个一个来看。
首先看口苦。这是最常见的口腔异味了,这种苦味其实就是胆汁的味道。《黄帝内经》里有句话“肝气热则胆泻口苦”,意思就是说,肝胆有热,就会导致胆汁上移到嘴巴里头。胆汁是什么味呢?苦味。所以咱们就会感觉到嘴里头发苦。不仅口苦,这类人还会出现两胁部位的疼痛,大腿根也会感觉到潮湿瘙痒,甚至严重点头疼、眼睛红肿、小便黄、大便干结。看下舌头,舌头是红的,舌苔黄腻,这就是肝胆湿火引起的。咱们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用龙胆泻肝汤,清一清肝胆中的火就行了。
那么嘴里发酸是怎么回事呢?想象一下,天热的时候,食物放在碗里好几天,是不是变酸了呢?那放在我们身上,吃的食物没有消化完,停留在胃里头,不能够顺利地降浊,腐熟的气味就会往上跑,味道反到嘴里头,咱们是不是就感觉到发酸了?这往往是咱们脾胃虚弱,消化变差,脾胃气机不顺畅导致的。一般还会有腹胀、打嗝、便秘这些问题,舌苔也是偏厚腻的。
这个时候,我们应该用保和丸来加减消食导滞。另外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肝气犯胃引起的口酸,这时候的脾胃气机,是肝气紊乱造成的。所以不仅仅有胃胀、胃疼,而且有明显的气滞表现,比如胸闷、老忍不住叹息、情绪波动比较大。这时我们需要注意疏理肝气,可以用柴胡疏肝散。
再简单讲一下口甜。中医来讲,甜味属于脾,而口甜又可以分虚实。虚就是脾气虚,不仅嘴里发甜,而且口水会增多,老是嘴里泛清水,甚至睡着了口水都能流出来。平时还特别的乏力,不想吃饭,大便溏稀。这时候咱们可以用参苓白术散补脾益气来解决。
而实是湿热蕴脾,太多的湿热堆积在脾胃,会使人感觉到嘴里头黏腻、腹部胀满、身体困重、小便发黄、大便稀溏。这时候咱们需要清一清湿热,健一健脾胃才行,可以参考藿朴夏苓汤。
最后说一下口咸。《张氏医通》里说:“口咸,肾液上乘也。”可以理解为,嘴里发咸,那就是肾阳虚太久造成的。中医上来讲,肾主水,肾阳虚之后,身体里的水液缺乏肾阳的温煦,那么它的代谢就出现了问题,肾水会上泛到嘴里头。
肾对应的是什么味呢?没错,那就是咸味。所以咱们总感觉到嘴里有咸,平时还会出现手脚冰凉、畏寒怕冷、小便清长等很多问题。这时候咱们可以用个补肾阳的药,比方说金匮肾气丸,肾阳足了,水液代谢正常了,口咸的感觉自然就消失了。
总结一下,口苦多是肝胆湿热,口甜多是脾气虚或者是脾胃的湿热,口酸多是脾胃气机不畅,口咸多是肾阳虚,咱们结合相关症状区分一下,对症调理,问题就能解决了。
今天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,最好是把医生分享的内容收藏或者转发,方便以后查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