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胃胀>>饮食保健>>慢性胃炎,胃痛胃胀,中医只是脾胃虚寒,>>
27岁的娜娜(化名)是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年纪轻轻,但是已经有老胃病3年了,自从得了这个胃病,平时生活中很不方便,这也不能吃,那也不能吃的,而且慢性胃炎发作的时候,还会引起疼痛等一系列的症状,不仅影响正常的吃饭,还会妨碍工作、影响日常生活,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。
慢性胃炎是现在很多人得的一种疾病,发作的时候会引起胃部疼痛,影响日常进食,影响消化功能,引起消化不良、导致体重下降、贫血等;还可能会使抵抗力下降,诱发其他疾病;慢性胃炎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引起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消化道出血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。
慢性胃炎治疗的时间很长,生活中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复发,像饮食不规律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、抽烟喝酒、喝冷饮、情绪紧张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胃病的复发,让人十分难受。如果想解决胃病反复发作的问题,可以寻求中医的帮助,在我国,用中药来治疗慢性胃炎历史悠久,还积累了很多的经验,而且中药比较安全,产生的副作用小,治疗效果稳定,不容易复发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根据慢性胃炎出现的主要症状,可以归属为“胃脘痛”、“胃痞”、“反酸”等疾病的范畴。慢性胃炎引起的原因跟外感邪气、饮食、长期情志不遂等有关,基本的病机是肝气郁结、脾失健运、胃失和降,时间长了,就会导致脾胃虚弱,从而引起各种症状。
由于现在的人饮食习惯不好,临床上慢性胃炎的人,大多数是脾胃虚寒引起的,经常吃生冷的食物、冰冻的饮料,各种寒凉的水果,这些寒凉的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虚寒。
脾胃虚寒会有哪些症状?
1.胃不能吃寒凉的,也不能吹风,一吃就会胃部冷痛;
2.没有什么食欲,吃东西也容易不消化,会导致胃胀,特别容易腹泻,吃什么拉什么;
3.吃不下饭,吃下去也不消化,就会导致身体羸弱消瘦,脸色没有光泽,发黄;4.呕吐的口水清稀,尿的颜色跟水一样,或者出冷汗,舌头白,胖大,有齿痕,舌苔白腻,水湿重。
想要治疗脾胃虚寒这个问题,既要考虑脾胃,也要解决虚、寒的问题。
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个方子——理中汤
组成:人参、干姜、炙甘草、白术
这个方子来自《金匮要略》,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名方,能健脾温阳,祛除寒邪,脾阳升、胃健运、症状也就消除了。
方子中白术温燥、芳香醒脾,叫醒脾胃,使脾胃重新焕发活力,是健脾圣药;人参补气健脾;炙甘草健脾,补脾阴,给脾胃充分的津液,还能中和白术的温燥的药性;干姜性热、辛温,温中散寒,帮助脾胃生发阳气,把脾胃里面的寒湿散出去。
有些人脾胃虚寒,经常容易拉肚子,可以加重白术的用量,或者加入苍术、茯苓燥湿健脾;
有些人脾胃虚寒,还兼有郁热,出现反酸、脘腹部疼痛、大便溏稀,可加黄连清热;
有些人脾胃虚寒,导致体内水湿停滞,出现食欲不振,四肢困重,可以和五苓散合用。
理中汤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,能够调理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胃胀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怕冷等,能够解决现代人出现的脾胃虚寒的问题。
慢性胃炎,刚刚开始的时候病因比较单一,时间长了,就会出现多种病因相互作用,虚实夹杂,病情复杂。因此我们在治疗慢性胃炎的时候,要弄清楚引起胃病的根本病因,才能选用合适的药物,缓解症状,改善体质。
因为中药的使用需要专业医师来辨证施治,随意用药可能会造成药不对症,耽误或加重病情。如果您想治好自己的脾胃疾病,请在评论区写相应编号,我会及时为你解疑答惑,缓解病痛。
1、脸色暗淡发黄,吃饭没胃口,但是饭后肚子又发胀,有腹泻或大便溏稀。
2、特别能吃,想胖,胖不起来;但吃完容易饿、消化吸收不好、口苦黏腻。
3、顽固性便秘,比如经常几天没上厕所,有便意,但是拉不出;或者,吃得多,但是上厕所拉不净,甚至一天上个5、6次。
4、古语讲“胃不和,卧不安”,睡眠质量低,出现入睡困难;半夜易惊醒;睡不沉、多梦。
5、减肥很难掉秤,小腹尤其明显,还容易出油长痘痘。